你經過站前三越廣場、路過市政府站時看到賣餅乾的阿姨、孩子、阿嬤,心理掀起異樣感受,但腳步總停不下來,真停了又不知如何開始,於是作罷。你看著穿梭在快車道的玉蘭花阿姨,還沒想好要不要買,燈號就轉綠了。
在行走世界不習慣伸出手卻偶爾又想做點什麼,也有一些不費力的小動作可以幫助自己的心、幫上一點點人。
時序來到2019年,助人行善的樣貌更趨多元。一邊發掘更新鮮直覺的助人方式,一邊就可練習運用生活中就能進行的助人練習,利人利己。慢慢鍛鍊做好事的肌肉。
常網購的你:可以捐贈電子發票 #發票捐贈
許多電商平台與稍具規模的店家都能夠在購物流程中選擇「捐贈發票」了。
常見的是在選項中提供三五家社福單位名稱供消費者選擇,有的更還能自己輸入「愛心碼(現已改名捐贈碼)」,自己指定捐贈的社福單位。若你明白自己是個沒有管理電子發票能量的人,這是釋放腦容量的一種小方式。
愛心碼其實也可運用於實體店面消費(告知店員欲捐贈的愛心碼)和線上捐贈(在財政部電子發票服務整合平台透過自然人憑證或手機條碼註冊登入捐贈),較為繁複不便,就不多提。
實體購物的你:可以捐贈紙本發票。#發票捐贈
個人在超商、超市、加油站,在所有設立發票箱的店家都可隨手捐贈。
這方式很適合團體集結捐贈。學校單位團體可向社福單位索取發票箱、很多單位都可提供,或是更環保一點蒐集一定數量的發票之後寄給社福單位。
捐贈紙本發票看來老派,但其實相當有力量。特別是對數位資源掌握度低的族群。
常用信用卡的你:可以捐贈點數 #紅利捐贈
懶得管理信用卡紅利點數,且點數也沒有多到真能拿來完成什麼大事的人,不如就捐出來吧。許多銀行(幾乎都有?)點數紅利捐贈的服務。例如富邦。
題外話,常搭大眾運輸有綁定UUPON帳號的話,UUPON點數也可捐贈華山伊甸家扶喜憨兒創世等社福單位。
常買書的你:可以捐贈已閱讀完畢不須留存的書籍
以下單位都有提供捐書代售服務,售出金額將轉贈社福單位。
不管是不是愛書成癡的人,都蠻建議定期捐書的。
可釋放空間與腦袋(然後再繼續買~~)
茉莉二手書店:這個活動熱騰騰的,徵募到2019/2/28。
與家扶基金會合作,除書籍雜誌,CD、DVD、黑膠唱片也可以捐贈。
捐贈方式:直接送茉莉門市。30本以上可連絡茉莉來收取。
書寶二手商店:代售你的二手書,並把款項捐給社福單位。
提供30本書籍可免運,由貨運公司前來收書。
收書及售出會發簡訊給捐贈者,流向狀態清楚明朗。
目前是與七家社福單位合作,包括陽光基金會、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流浪動物之家、芒草心、愛盲基金會、勵馨基金會、愛盲基金會。
雅博客二手書店:和書寶模式相同,受贈對象是
1. 聯合勸募-兒童課輔計畫
2.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捐書陪讀計畫
3. 脊隨損傷潛能發展中心
(孤狗雅博客捐書會出現好幾個和不同單位合作的捐書頁面,有的已是過去活動,上述資訊是官網目前所列最新訊息)
誠品:整個基金會推動的閱讀/捐募書及活動還蠻多面向的,這裡僅列舉常態捐書部分。希望募到的書籍是適合6–15歲青少年的書籍,有四種捐書方式:投遞門市捐書箱/直接郵寄/誠品網路書店選購捐贈/透過全家捐書(付45元物流費)。
身強體健熱血的你:去捐血吧
身為常在第一關就被打槍的人(缺鐵還是什麼)很羨慕能挽起袖子捐血的人,感覺身體勇健健康無比。台灣血液基金會首頁有顯示各地的血液供應情形,紅色圖示表示"急缺",該地區該血型庫存量僅在4日以下。若更想
1.哪裡可以捐血:
一樣在台灣血液基金會網站可以查詢,如果是在台北,最容易想得到的地點就是西門町峨嵋停車場附近的常態捐血車了。
2.所需時間:
a.一般捐血全程約需30分鐘(不含等待時間)。捐250c.c.需間隔兩個月,若捐500c.c.需間隔三個月以上。
b.捐分離術約需1.5–2小時全程(不含等待時間),每次捐血間隔需2週以上。
想段捨離的你:可以捐贈狀態良好物品
功課一:選擇想捐贈的單位
功課二:了解實際捐物需求並去電詢問確認
功課三:揀選適合的物品(狀態良好、符合單位贈物規範)
可考慮光仁基金會二手商店。
光仁二手商店提供智能障礙者庇護及技能訓練,也讓民眾可以獲取品質良好的二手商品,目前在台北市有六處據點。你段捨離的好物可能是其他人的好物。
也可考慮543give贈物網。
這還沒嘗試過,農曆年前來嘗試贈送一波,若有感想後補。。
官方介紹如下:「贈物網 — 全台最大的物資交流平台、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官方合作的物資媒合平台、擁有超過3萬名註冊會員及400多間公益團體會員,成功分享的物品超過250萬件,媒合物資價值逾6.6億元」
常寫文的你:可以推薦你知道的優良社福單位
每年年末年初總會看到許多人在社群詢問:「有推薦的社福單位嗎?」
想捐款捐物作好事的人多,手上沒名單的人也多;或者估狗發現網海茫茫更沒頭緒、或怎麼看公益活動資訊都只見最有名氣的那幾個單位(穩健的單位稍有資源,也相對容易獲得想從事公益的大眾及企業信任)。
如果你因工作所需、生活接觸而知道一些需要關注的單位、誠懇做事的社福團體,就寫個文分享吧。
而再更進一步,行有餘力,更能夠做的就是捐款啦。
捐錢不是最高尚,是實際。
直接捐一筆定期或不定期款項。
越來越多單位提供多管道且便利的捐款方式了。
但很多單位還很傳統(只能用郵政劃撥、信用卡要填單、)。
所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網銀轉帳給你想捐贈的單位。
那,有推薦的社福單位嗎?
個人目前最關注以下幾項:
兒童/醫療類:
1.兒童癌症基金會
2.罕見疾病基金會
3.陽光基金會
4.南迴醫院籌建
就是捨不得,希望他們過得好。
高齡照護類:
1.中華聖母基金會到宅沐浴車。身邊曾有長期住院者、尤其是長者,一定很能體會這有多切身又有多撫慰。
2.劉一峰神父籌建的花蓮玉里堂安德啟智中心,隨便估狗一下劉神父就會感動到想要捐款了。率真無私、領獎穿牽拖,真誠照看花蓮玉里的神父。
旅遊完有剩餘外幣的你:
一直覺得觀光客的剩餘外幣是很有力量也很樂意運用於公益的,目前好像還沒有看到相當普及性的作法,期待越見普遍。目前查詢相關資訊有二:
1.聯合國兒童基金「Change for Good」
這裡查詢到的是香港部分。“聯合國兒童基金跟112家國際航空公司的合作慈善活動,用來幫助戰亂中的孩子,以及發展中國家比較貧窮的兒童,讓他們在醫療、衛生和教育方面得到更好的保護。參與這個活動的航空公司會在飛機上準備好「Change for Good」信封,想要捐錢的旅客只要把外幣放在信封里就好了。上段文字引用來源在此。
2.台灣新創服務Addweup
這是針對自台灣離境旅客提供的剩餘外幣轉換服務,先幫旅客把剩餘外幣存起來,旅客可選擇存入 PayPal、LINE Pay 或微信支付中,也能直接捐贈給指定的慈善機構或社會企業。
希望也能早日有適合台灣遊客回台前的外幣零錢捐方案:)
做好事之前,存善心的你,想清楚再助人
若你是能在生活世界隨手助人的人,也請偶爾檢驗自己的信念與行動。
有過一次難忘的經驗。有次協助一位推著資源回收車的老先生慢行過馬路,說第一聲小心時對方善意的回說謝謝,可能是神態舉止太過匆忙認真,忍不住說了第二聲小心時,切實感受到了對方被當作「沒有特別需要幫忙卻被當成弱勢者」的煩悶與過度介入感。他在自立、你只覺他可憐。為什麼要把他變可憐?
人都有熱血大開、想擁抱世界、熱情提供協助或建議的時候。
自己也曾經有自認好意、彷彿發現新大陸地提供社福單位各種建議(你們可以這樣那樣做、可以和什麼單位結合…)的時候;也看了少數人/企業展示成分高於實質作為的公益舉措。
別只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一個好人
別只是為了讓自己心寬慰
別是因為「他看起來很需要幫助」
更別因為可以打卡
伸出別人真正需要的援手,才是真切傳遞溫暖。
而若目前真沒能力助人怎麼辦?
心思紊亂、還理不清如何助人才好該怎麼辦?
對某些人事物,感覺不對、激不起協助念頭又怎麼辦?好像很自私?
心裡總有疑問,有次上課問了老師:看到弱勢或需要幫助者心裡總感不快(各種層面),但不總是能幫上忙(各種層面)。該怎麼處理自己的狀態?
老師說:深呼吸~跟自己說:「我知道了。」知曉並讓這個狀態流過。
這樣即可。
這樣的回答是有幫助到。
適可而止,用自己舒心易使力真心願意的方式。
以前覺得幫助人和影響社會是虛無飄渺的漂亮空話,生活至今稍微咀嚼出這話的滋味。期許自己在不遠的未來有能力低調豪邁提供善意的援助方式。
以上,有新的感想和關注再陸續增於此篇。
*發文的同時突然發現了之前的隨手記事,雖和本文無法融合,卻簡直太適合本次行動:
對自己有期許,對世界有盼望:設定好自己的新年度計畫之外也來點助人微行動
1.行有餘力時,對於認同的單位和議題,進行捐助。
2.精進學習,對於有收穫的學習內容,進行分享。
3.對於欣賞或贊同的專案/商品,嘗試購買支持。
4.寫文,寫出你的專長和經歷,發揮你的影響力。
5.善待自己,和自己真實相處,養成好的習慣。還有,願意讓人幫助你。